我們的觀點:
橡膠在整個能化板塊中屬于偏弱的品種。這種弱勢主要是因為供過于求的大周期尚未逆轉,而國內疫情后的修復反彈又告一段落。所以橡膠的破冰之旅異常艱難。目前來看,09合約我們認為整體上處于區間震蕩,反彈乏力。如果后期拉升,多頭可能在01合約上發力。時間節奏上,01的拉升可能在09合約交割完成后,配合后市可能存在的潛在反彈驅動。總結來說,割季易跌難漲;交割后,反彈或可期。Q3盤面壓力依舊,Q4反彈預期偏強。
我們的邏輯:
橡膠此輪下跌驅動:國內進入旺產期供應上量,下游需求環比回落,國內去庫略不及預期。下游輪胎開工率走低。前期對盤面有強支撐的重卡銷量出現拐點。
估值:橡膠歷史上的兩輪上漲行情:第一輪是從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滬膠走出了趨勢牛市行情,從8650點位漲至43500點位,上漲幅度402%。第二輪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反彈,到2017年2月22310點,漲幅99%也是較為矚目。兩輪上漲的共性包括:下游汽車(特別是重卡)迎來政策紅利,銷量井噴。而第一輪上漲中還有產需出現缺口,供不應求以及三大主產國“限制出口”等政策加持,所以持續時間及漲幅較第二輪更甚。目前盤面估值水平確實處于歷史偏低位置,相較于其他化工品,橡膠的走勢一直不溫不火。市場盼漲情緒比較高,產業內外資金對于橡膠的關注度也有所提升。
后市潛在反彈驅動:
1、利空出盡,絕對跌幅有限:橡膠從年內高點17335元/噸趨勢性下跌近4個多月。從利空的角度來說,盤面已經基本反映了前期下跌的邏輯,從未來的絕對跌幅來看,空間有限。
2、東南亞疫情持續發酵中,引發市場對于新割季供應側擔憂:東南亞疫苗接種率偏低,疫情形勢嚴峻。
3、下半年進口同比存下跌預期,全年進口量或不及去年:歐美疫情逐步受控,疫苗落地后,海外市場終端汽車、輪胎需求啟動。歐美需求復蘇分流了東南亞橡膠出口份額。另外青島保稅區區內外庫存也呈現持續去化態勢,這將為遠期的行情做準備。
4、今年注銷倉單壓力最小、套利盤提前兌現:今年09合約上需要注銷的倉單壓力是最小的。2020年全乳膠受多次落葉推遲開割、產區濃乳分流等影響,產量大幅減少。在2020年11月注銷之后,剩余的倉單體量是近5年來最低的,今年09合約的交割壓力并不大。另外盤面下跌,國內套利盤提前兌現,對進口混合膠的需求下降。
重點關注因素:國內去庫持續性,下游輪胎開工能否企穩轉強,東南亞疫情發展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