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衛生意識增強,抗菌概念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追捧,疫情爆發后尤為明顯,抗菌材料已成為消費市場新剛需。冰箱、廚具、玩具、食品包裝、塑料容器、浴缸、座便器、室內裝飾材料等塑料制品,易被污染滋生細菌長霉,保持長效潔凈衛生和防臭,使抗菌塑料制品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什么是抗菌劑?
抗菌劑是指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使某些微生物(細菌、真菌、酵母菌、藻類及病毒等)的生長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物質。抗菌劑一般分為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和天然抗菌劑。
◆ 無機抗菌劑——通過物理吸附離子交換等方法,將銀、銅、鋅等金屬(或其離子)固定在氟石、硅膠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劑,然后將其加入到相應的制品中即獲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水銀、鎘、鉛等金屬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對人體有害;銅、鎳、鉛等離子帶有顏色,將影響產品的美觀,鋅有一定的抗菌性,但其抗菌強度僅為銀離子的1/1000 。因此,銀離子抗菌劑在無機抗菌劑中占有主導地位。
◆ 有機抗菌劑——主要品種有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類化合物,常用于聚乙烯類食品包裝膜中,起抗菌作用。另外還有酰基苯胺類、咪唑類、噻唑類、異噻唑酮衍生物、季銨鹽類、雙呱類、酚類等。季銨鹽和生物碳通過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制備的季銨化生物碳抗菌劑克服了一般的有機抗菌劑耐熱性差些,容易水解,有效期短的問題。
◆ 天然抗菌劑——主要來自天然植物的提取,如甲殼素、芥末、蓖麻油、山葵等,使用簡便,但抗菌作用有限,耐熱性較差,殺菌率低,不能廣譜長效使用且數量很少。
如何生產抗菌劑?
制造不同的塑料抗菌產品,需要用到不同的添加工藝。抗菌塑料一般采用三種方法來生產:
1、抗菌劑在塑料成型前與樹脂摻混加工成型;
2、抗菌劑與樹脂先做一次的混煉,制成抗菌塑料;
3、抗菌劑和載體樹脂制成高濃度母粒,即抗菌母粒。
第一種將一般的抗菌劑粉末與塑料制品相混合后熔化成型,缺點是分散性和均勻性較差,塑料制品的外觀會出現材料分散不均勻,給人感覺質量差。同時,由于抗菌劑分散不均,聚集在一起,造成抗菌性能的持久性大大降低。第二種使用抗菌塑料生產的加工成本較高。目前塑料抗菌制品在國際上較多采用的加工方式是添加抗菌母粒。
抗菌母粒的特點
抗菌母粒——將各種抗菌劑均勻分散在基體樹脂中作成濃縮體。以一定量抗菌母粒和相應的樹脂粒子摻混后,按照塑料、纖維的加工成型方法,即可制得表面具有抗菌作用(殺菌和抑菌作用)的塑料制件、制品和抗菌纖維。
性質:納米抗菌,殺菌,防霉,除臭,自潔技術。使各類制品在制作過程中加一點納米材料(如納米銀、納米氧化鋅、納米氧化銅,納米二氧化鈦)就能這實現產品抗菌,殺菌,防霉,除臭,自潔的附加功能。
抗菌母粒可應用于包裝材料、建筑材料、汽車內飾、扶手、座椅、公共設施、家電、幼兒用品等形形色色具有抗菌功能的塑料制品中。
生產抗菌母粒主要圍繞抗菌特性和制品所用材料、制品加工方式,來選擇載體樹脂及相關分散體系。把抗菌劑制成抗菌母粒,不僅提高抗菌性能,提高防霉成份在塑料加工過程中的分散效果和穩定性,作用時間持久,還免去大量共混造粒工作,操作簡單,成型周期穩定,提高生產效率,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產品品質得以保障,因此抗菌母粒被廣泛地運用在抗菌塑料制品市場上。
天詩藍盾抗菌母粒
天詩藍盾銀離子抗菌 PP 母粒 AgP25 是采用銀離子抗菌粉作為活性抗菌成分,選用優質PP 為基料,通過雙螺桿擠出的無機抗菌母粒。用于控制 PP 制品中微生物的生長、抑制異味的產生。在應用過程中的添加量少,基本不改變制品的理化性能,滿足注塑和吹膜工藝的要求。 經權威檢測,抗菌 PP 制品具有抗菌性能好、安全性好等優點。
產品特性
廣譜抗菌性,持久抗菌,抗菌活性值≥2.0 或抗菌率≥99%;
熱穩定性好,耐高溫,不易變色;
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不改變塑料原有加工工藝;
安全性好,符合歐盟 RoHS、REACH 要求;
通過美國 FDA、國家食品級測試:無機金屬離子不析出、不遷移。
應用范圍
具有抗菌功能的各種 PP 塑料等;
各種包裝材料和薄膜,如塑料包裝袋,食品包裝盒,袋膜、食品包裝薄膜等;
各類塑料食品包裝容器等。
應用實例
添加3%抗菌AgP25母粒的抗菌PP塑料板通過GB/T31402-2015測試結果:
抗菌的意義就是——使塑料制品本身具有抗菌性,長久保護使用者的衛生健康,免除微生物的侵害!
天詩藍盾抗菌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