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貴州省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每年都會產生大量廢舊橡膠輪胎,加上人們使用塑料制品后產生的白色垃圾,對大家現有的生活環境造成了“黑白污染”。如何回收再利用這些廢舊輪胎、塑料廢棄物,一度成為人們必須解決的難題之一。
作為國有企業,貴州筑城恒創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召開專題研究會就廢舊輪胎、白色塑料污染這一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展開討論、集思廣益,最終確定結合公司實際業務,采用“基質瀝青+廢舊橡膠粉+廢舊塑料”制備出一種新型橡塑復合改性瀝青。
“項目剛開始,我們就遇到了難題。”貴州筑城恒創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員楊擇說,傳統橡膠瀝青制備工藝存在瀝青儲存穩定性差、施工過程存在刺激性氣味等問題,并不適用制備新型橡塑復合改性瀝青。
針對上述問題,項目組夜以繼日,陸續開展橡塑改性瀝青的改性工藝及作用機理、廢舊橡膠粉脫硫工藝、熔融共混技術和不同配方對橡塑改性瀝青性能的影響等一系列研究,最終確定以“10%-35%廢舊塑料+60%-85%廢舊橡膠粉+3%-5%的助劑”制備橡塑復合改性劑,并將橡塑復合改性劑加入基質瀝青,通過特殊設備在高溫環境下剪切發育制備出橡塑改性瀝青。
2018年12月,貴州筑城恒創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首次將橡塑改性瀝青用于貴陽市花冠路瀝青路面中上面層,目前使用效果良好,暫無路面坑槽、車轍、裂縫等情況產生。隨后,將橡塑改性瀝青逐步推廣應用于貴陽市人民大道、貴州省旅游集散中心配套道路建設中。
貴陽市花冠路
經測算,采用橡塑改性瀝青鋪筑SMA-13上面層(4cm)和AC-20(6cm)中面層,與典型的SBS改性瀝青鋪筑相比,每100公里可節約264.8萬元(寬度23m)。同時,實現了廢舊輪胎和廢舊塑料的再生利用,廢舊材料利用率不低于瀝青質量的17%,減少了環境污染。
貴陽市人民大道
下一步,貴州筑城恒創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將繼續在廢舊瀝青再生利用、綠色低碳混凝土等方面大膽探索、逐綠前行,為貴陽貴安縱深推進“強省會”行動鋪就綠色大道。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蕾
通訊員 馬濤
編輯 趙中行
二審 黎婭茹
三審 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