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華密新材公告稱,公司于12月21日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簽訂《技術轉讓合同》,以自有資金3400萬元購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擁有的高性能有機硅材料及其制備技術及相關專利。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密新材是橡塑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特種橡膠賽道有較強的競爭力。此次向中科院化學所購買橡膠相關技術專利,是通過外購的方式獲得研發成果,完善自身業務鏈條上的技術儲備,有利于公司通過成果轉化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不斷增強在特種橡膠領域的競爭力。”
有利于增強公司技術實力
根據合同主要條款,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向華密新材轉讓四個專利,分別為硅醇二鉀鹽引發環硅氧烷陰離子非平衡聚合制備雙官能端基聚硅氧烷的方法、一種烷氧基封端的線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制備方法、一種用于硅橡膠的耐高溫含硼及酰亞胺的增粘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一種有機硅粘接密封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華密新材方面表示,本次購買專有技術是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目標,在現有橡膠材料業務向上游產業鏈進行延伸的布局,有利于增強公司技術實力,有利于公司長遠可持續發展,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華密新材主要業務為橡塑材料和橡塑制品,橡塑材料主要包括特種橡膠材料、特種工程塑料,橡塑制品包括密封件和減震件,主要應用于汽車、高鐵、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石油機械等領域。公司于去年12月23日登陸北交所,招股書披露,公司IPO募資用于特種橡膠新材料項目、特種工程塑料項目、特種橡塑產業技術研究院(擴建)項目。
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橡膠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綱要》等文件,進一步引導橡膠和塑料制造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加快壯大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橡塑產業可持續循環發展。
華密新材方面表示,后續規劃在現有橡膠材料業務向上游產業鏈進行延伸,補鏈延鏈,發揮產品鏈條的協同作用進入下游高端市場。
持續加大對橡塑材料的研發投入
近年來,華密新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截至11月份,2023年公司新增1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7項。在申請中的專利共有3項且均為發明專利。與此同時,公司通過與青島科技大學、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吉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技術合作,拓展技術創新的信息渠道,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大學為依托的技術創新機制,完善并建立“產、學、研”的技術開發體系。
華密新材表示,在國家政策及行業規劃的推動下,對橡塑材料的持續研發投入有助于公司產品快速升級換代,縮小與龍頭企業的差距,同時穩定發展的下游應用行業,為橡塑行業帶來持續的市場需求,利于行業內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快速發展。
“未來公司將布局青島、長春、西安各地,設立技術研發分中心,更加緊密對接科研院所。不斷發揮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吸納更多優秀人才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深化高精尖材料的突破,在超越現有客戶需求方面儲備技術。”華密新材方面表示。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華密新材此次購買專利,有助于其在現有橡膠材料業務的基礎上向上游產業鏈延伸布局,開拓業務范圍,有利于增強公司技術實力以及核心競爭力,理論上為其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但后續的實際效用視專利及技術的轉化效果而定,公司目前仍面臨批量生產后的成本控制、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等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