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橡膠設計院研發的五復合橡膠擠出生產線,是高端輪胎的半制品部件制備的核心裝備,也是高端綠色輪胎最先進最關鍵的生產工藝裝備,主要用于多種橡膠的加工、復合、定型。(桂林橡膠設計院供圖)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制造業的脊梁。在桂林,裝備制造業是四大主導產業之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高于規上工業增速12.8個百分點,有力支撐工業生產穩步增長。
橡膠工業是桂林市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在20世紀80年代,桂林擁有橡膠工業的全產業鏈,也是全國兩大橡膠工業的制造基地之一。
時至今日,如何推動橡膠產業提檔升級?桂林圍繞新型工業化目標,全面實施工業振興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推動全市橡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橡膠企業和項目現場,探尋桂林橡膠產業蓬勃發展的動力密碼。
桂林造“擠出”世界級輪胎半制品
端午假期后第一天,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派繁忙景象。研磨、裝配、拋光……工人們正加緊組裝一臺高約4米,長、寬各約3米的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機頭,數天后這臺大家伙將發往歐洲塞爾維亞。
據了解,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是生產高性能輪胎的核心裝備。該設備能夠同時將5種不同的膠料在機內復合擠出,能有效解決輪胎最關鍵胎面部件機內復合擠出工藝難題,保障關鍵胎面部件滿足高耐磨性、抗滾動阻力、抗濕滑能力的工藝需求。
“在該技術出現之前,全球最先進的四復合擠出設備被國外公司封鎖,我們即便已經成為輪胎制造大國,但仍然面臨著高端產品嚴重依賴進口的發展瓶頸。”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磊告訴記者,公司圍繞復合橡膠擠出技術深入研究和創新,歷時多年成功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
如今公司所研發的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已突破發達國家“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其核心發明專利“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首創雙重鎖緊保障設計和基于橡膠黏彈特性的分型面及流道型腔設計等技術,解決了綠色輪胎胎面設計制造中高耐磨性、抗滾動阻力等關鍵技術難題,加快了中國民族品牌綠色輪胎走向世界的步伐。
“2008年,我們與全球頂級輪胎制造商法國米其林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進一步成為其輪胎產品擠出類設備的全球主要供應商,得到了米其林的高度認可。”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孟輝回憶說,“五復合橡膠擠出機”正式立項研發是在2012年,因為有了之前豐富的技術積累和開發經驗,公司研發團隊僅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2014年即順利交付了第一臺“五復合橡膠擠出機”,并于2015年獲得發明專利授權。
目前,該設備已廣泛應用于法國米其林、中策橡膠等國際及國內頭部企業全球工廠,由此帶動了擠出裝備系列化產品并創造了全球出貨量第一、銷售額第二的業績,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5%,遙遙領先于國內同行。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航空輪胎數字工廠
近日,記者在位于七星區的大飛機航空輪胎產業基地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安裝調試煉膠車間設備等,室外也陸續種上了景觀喬木。
2023年9月,桂林藍宇“三環”牌全國產民航輪胎首次裝配在波音737-800飛機上,并于當日在甘肅慶陽西峰機場平穩降落。經過9次試飛試驗,完成民航規章規定的全部測試科目。此次試飛也是波音737系列飛機首次裝配全國產民航輪胎。
大型民航輪胎是影響飛機安全的A類關鍵零部件,全球只有屈指可數的企業可以研制生產。長期以來,我國民航輪胎主要依靠進口,波音737系列飛機作為世界暢銷的民航飛機,全球交付超過1萬架。中國民航機隊4000余架飛機中,波音737飛機占比較高,其配套輪胎基本依賴進口。
為解決這一瓶頸難題,桂林藍宇多年來積極開展民航輪胎設計、制造、檢測技術研發,成功研制了基于國產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民航輪胎。此次試飛的民航輪胎,性能完全不亞于國外同類產品。這也是繼國產支線飛機ARJ21裝配“三環”牌輪胎試飛成功后,桂林藍宇在大型民航輪胎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又一進展。
為進一步擴大國產大飛機輪胎生產能力,2022年以來,我市全力支持桂林藍宇建設大飛機航空輪胎產業基地。曙光院民航胎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飛機航空輪胎產業基地項目用地約148畝,計劃總投資20億元,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航空輪胎先進生產線,即建設中國第一個世界一流的航空輪胎數字工廠,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億元。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作為全市重大項目之一,目前大飛機航空輪胎產業基地項目總體形象進度完成超95%,正在對煉膠車間、航空胎車間、污水站設備等進行安裝調試,以及電纜鋪設、喬木種植等,今年將實現項目竣工投產。
創新技術引領 籌備百億橡膠生態產業園
位于桂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廣西新桂輪橡膠有限公司廠區煉焦車間、制備車間里,機器轟鳴聲不斷,工人們都在緊張忙碌著,一個個新輪胎陸續下線、裝車,并運往世界各地。
廣西新桂輪橡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制造全鋼載重輪胎的企業,是我市裝備制造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實現快速發展,產值逐年提升。目前已形成年產180萬條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生產能力。
廣西新桂輪橡膠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正在積極籌備綠色智能百億橡膠生態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以輪胎生產制造為核心,延伸產業鏈帶動上游配套產業發展,打造橡膠產業研發、生產、展示、立體銷售一體化平臺;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80億元。該項目還被列入2023年廣西第二批制造業重點項目清單。
在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廠房內,一臺高約6.8米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新智能化57英寸子午線巨型工程輪胎成型機格外吸引眼球,這臺成型機擁有36項專利技術,進行了15項技術攻關,實現了12項創新升級,可生產直徑超3.6米的巨型子午線工程輪胎。
成型機是輪胎生產的核心裝備。子午線巨型工程輪胎制造難度大,制造技術和品質要求高,一旦出現廢胎,將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和成本損失。該成型機對胎胚成型的質量控制進行了重點攻關,有效提高胎胚的品質,而且操作更簡單高效。
“經過多輪客戶工廠實地考察,這款設備能高度適配客戶場地,占地面積比同規格常規機型減小30%,節約投資成本;能接入生產制造執行系統,進行數字化生產管理,滿足客戶實現100%綠色制造的要求。”桂林橡機副總經理雷激介紹說。
據了解,我國巨型工程輪胎子午化率低,為解決難題,桂林橡機加大對巨型工程輪胎設備研發投入,自2004年生產并銷售第一臺三鼓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成型機以來,為國內外多家大型企業提供輪胎成型解決方案,尤其是巨型全鋼工程輪胎成型設備被列入國家科技項目。
截至目前,桂林橡機已銷售數臺巨型全鋼工程輪胎成型機,快速適應市場的更新迭代能力得到客戶認可。
建設中國—東盟橡膠產業合作區 桂林大有可為
橡膠工業是桂林市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為了支持全市橡膠工業發展,努力打造百億元產業,近年來,我市依托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廣西新桂輪橡膠有限公司、桂林紫竹乳膠制品有限公司、桂林恒保健康防護有限公司等企業,目前已形成從硫化機到成品工程輪胎、飛機輪胎、汽車輪胎、乳膠制品、醫療防護用品、橡膠制品、橡膠制品國家級檢測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2019年,經申報,桂林被自治區商務廳認定為桂林市自治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橡膠工業)。2020年,市商務局又以桂林經開區作為申報主體,向商務部申報將我市橡膠工業自治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升格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并于同年獲批。
在今年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住桂林全國政協委員區捷向全國政協提交了由市政協調研形成的《關于建設中國—東盟橡膠產業合作區的提案》。3月27日,全國政協十四屆十七次主席會議將該提案列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重點提案,交由國家發改委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會辦。
提案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出臺措施,充分利用廣西及桂林橡膠產業的工業體系、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打造中國—東盟橡膠產業合作區,將橡膠產業列為南方地區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的重點產業,支持開展防核輻射乳膠產品研發、天然橡膠高效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進一步完善橡膠(乳膠)制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等。
區捷表示,建設中國—東盟橡膠產業合作區,桂林大有可為。桂林橡膠工業底蘊深厚,行業內門類較齊全,具有一條完整產業鏈。同時,桂林擁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和國家級研究、檢測機構。加上桂林高校眾多,科研人力資源配置完整,有足夠條件推動橡膠產業邁向國內最強。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桂林將不斷強化龍頭企業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構建橡膠裝備制造全產業鏈,打造全國橡膠機械及橡膠制品重要制造基地。
來源:桂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