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先導,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膠和合成纖維等具有密度小、易加工、高性能、多功能等優異性能,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領域。
其中,塑料工業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不規范生產、使用塑料制品和堆放塑料廢棄物等問題,造成廢棄塑料在環境中的長期累積,也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能源資源浪費。
世界經濟論壇早在 2016 年發布的報告就顯示,每年全球有 800 萬噸塑料流入海洋,相當于每分鐘就有一卡車塑料被倒入海里。直接受到塑料垃圾影響的沿海及海洋生物種類高達 800 多種,每年就會有 100 萬只海鳥和 10萬只海洋哺乳動物死于塑料垃圾。
近日,由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化學家埃塞爾·埃加拉特(Ethel Ejarrat)領導的一項研究,就重點研究了2014-2017年間在加泰羅尼亞海岸和巴利阿里群島發現的44只紅海龜(或稱Caretta Caretta),并報告了塑料對其造成的影響。
海龜主要以水母、沙丁魚和魷魚為食,也會吃掉塑料袋、瓶蓋和漂浮的塑料碎片等廢物。而被追蹤分析的海龜的肌肉中,明顯存在這些塑料添加劑。研究人員的觀察顯示,來自巴利阿里群島的海龜體內的塑料含量較高。生活在阿爾及利亞海岸的海龜,比生活在加泰羅尼亞海岸的海龜體內的塑料垃圾更多。
研究小組分析了塑料中使用的19種添加劑,這些添加劑會破壞激素調節內分泌系統,對神經有毒,甚至致癌。其中包括有機磷化合物(OPCs),這種化合物被添加到塑料中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能,在所有海龜中都有發現。分析顯示,所有海龜的肌肉中都含有塑料,濃度從每克肌肉6-100毫微克不等。
這些含量與之前對OPC的研究中發現的含量相似,比如多氯聯苯或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俗稱滴滴涕(DDT)。而要知道,DDT多年前就因有毒而被禁用。
海洋健康與地球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塑料污染對人類的影響或許更將遠超人們的想像,對自然心生敬畏和愛惜,只有正確治理廢棄塑料,才能讓人類的未來行穩致遠,讓百舸爭流讓百川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