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8月1日國產寶島全乳市場主流報價10860元/噸左右,31日主流報價11800元/噸左右,月漲幅8.59%。其中,下半月尤其是月底幾天,漲幅大幅增加,最后一周漲幅可超4%。本月最低價即為1日價格,最高價也是本月最后一天價格,最大振幅亦為8.59%,本月是非常典型的偶有小震蕩的一路上行態勢。
新膠減產:新膠減產、現貨膠緊缺,國產全乳膠和國外淺色膠產量少、缺貨嚴重,本月尤其是下半月天膠行情一路上漲,其主要因素即為減產因素。2020年形勢特殊,疫情、天氣等多因素造成東南亞產區開割時間推遲,原料產量釋放緩慢,減產是肯定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份,泰國天然橡膠(含復合、混合膠)出口量約31.43萬噸,出口量環比下跌7.18%,同比下降6.96%;8月初泰國遭遇臺風天氣,原料產出受限,下旬天氣才稍有好轉,原料供應較預期偏緊,仍有部分船貨推遲。2020年泰國天然橡膠主產區供應釋放速度偏緩,供應商普遍表示原料采購緊缺,貨源以供長約客戶為主。鑒于原料不足,部分船貨有推遲發貨的情況,導致7月份泰國天然橡膠出口量同環比雙跌。作為最大的天膠出口國,其出口雙跌,也決定了我國國內市場泰國膠緊缺狀態的形成,由此可見,三季度東南亞供應端對我國的出口量總體減少已是必然。從國內產區來看,我國海南和云南產區新膠割膠量走過了疫情嚴重階段、終于過了漫長的干旱期,卻又因進入雨季而無法增加產量,當地貿易商稱,云南昆明及版納地區膠庫基本已空,貨源緊張局面仍將持續,何況當地指標膠進口還未放開的形勢下,當地貨源緊缺也是能想象的到的。
下游向好:首先,汽車行業復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7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20.1萬輛和211.2萬輛,同比增長21.9%和16.4%。新能源汽車方面,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8萬輛,同比增長15.6%和19.3%。其次,八月下游輪胎企業迎來漲價潮,玲瓏輪胎(601966)、通用股份(601500)等A股輪胎公司陸續發出漲價函,上調輪胎產品價格。其主要因素有兩大方面,其一,中國汽車市場開始復蘇,汽車產業鏈景氣度好轉,需求增加支撐輪胎價格上漲;其二,原料天然橡膠現貨緊缺,作為成本端,天膠價格連續上漲,帶動輪胎價格上行。其中,原料天膠成本增加,則是更為主要的因素。全球輪胎巨頭正新橡膠近日宣布:自2020年8、9月起,對豪華轎車胎、高性能運動休旅車胎、機車胎及自行車胎漲價,平均漲幅3%至5%。正新的卡客車胎暫時不進行漲價。正新橡膠表示:此輪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止跌反漲。在已經步入9月的當下,“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的銷售規律基本不會改變,一年當中最好的銷售季節已到來,下游向好促進了天然橡膠價格的有力上行。再次,從輪胎企業的半年報也可以看出,玲瓏輪胎、浦林成山、賽輪股份等多家輪胎企業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業績逆襲,甚至達百分之幾十的漲幅,輪胎行業的回暖及添加下游需求的增長潛力可見一斑。
警惕反傾銷立案調查。雖然輪胎行業形勢有所好轉,但因為國際市場的不穩定性及部分國外政府或組織對華輪胎業的不公平對待,導致我國輪胎企業發展阻力加大。8月19日,歐亞經濟委員會發布第2020/228/AD18R1號公告。公告顯示,該組織決定對原產自中國的進口卡車輪胎,啟動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涉案產品的稅號為4011201000和4011209000。據悉,此次調查,是基于其內部市場保護司8月14日第11號決議做出的。歐亞經濟聯盟對中國輪胎的制裁,可以追溯至6年前。2014年9月1日,剛組建的歐亞經濟聯盟,就對中國的卡車輪胎,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2015年11月17日,歐亞經濟委員會做出第154號決議。該決議聲明,對中國涉案產品,征收14.79%~35.35%的反傾銷稅。
綜合以上方面,我們認為,天然橡膠行業目前正處于一年中最好的時期,“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已經逐步到來。在本年度產量減產已是必然的形勢下,車市回暖、需求向好,國內市場對于天然橡膠的采購需求會增強,后期國產膠和進口膠貨源短缺狀況沒有很大改觀的前提下,天膠震蕩沖高的趨勢恐會再度加強,警惕期貨膠的過度炒作造成現貨膠價格的虛高,仍保持謹慎看多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