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早間,國內“雙膠”期價快速拉漲,其中RU2101一度觸及12800元/噸,創2月25日以來新高,而后期價快速回落。截至收盤,RU2101報12615元/噸,NR2010報9550元/噸。短期內在供給存在季節性提升預期、國內現貨庫存仍維持較高水平的壓制影響下,膠價面臨一定回調壓力,但從中長期來看,天然橡膠期貨仍然處于上漲趨勢之中。
從供給端來看,國內外主產區新膠產出呈現季節性提升。根據ANRPC公布的歷年數據,國內外天然橡膠產出在3―4月因停割期降至年內最低,自5月開始隨著產區割膠作業的展開而逐步提升,并在8-9月達到年內最高水平。
今年受新冠疫情以及干旱天氣影響,多個產區開割時間出現推遲,新膠產出自6月才開始逐步提升,但由于膠工不足以及產區零星降雨影響,新膠產出較過去幾年仍存在一定差距。國內產區同樣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干旱天氣的影響,尤其是云南產區連續第二年在常規開割季出現較為嚴重的干旱,這也導致新一輪割膠時間較往年延后了近兩個月時間。不過,在割膠作業啟動之后,國內新膠產出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季節性提升,月產量已基本恢復至往年常規水平。
從消費端來看,外貿市場繼續轉好支撐輪胎需求表現。進入8月份后,此前遲遲未能恢復的輪胎外貿市場出現明顯復蘇,前期積壓訂單集中交貨等促使輪胎出口基本恢復至往年常規水平,其對輪胎整體銷售也形成了較大支撐。同時在另外兩個市場中,配套市場延續了前期的良好表現,而替換市場則表現一般,雖然有各類促銷政策,但實際出貨較為平淡,代理商庫存壓力較大。除輪胎市場本身轉好外,往年夏季常見的高溫限電、臺風等外界因素較少出現,這使得輪企開工延續性較強,整體處于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作為橡膠下游需求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汽車市場在近幾個月也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回暖態勢。中汽協最新公布的國內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7月汽車市場產銷形勢總體穩定,當月產銷量環比小幅下降,同比繼續保持增長,其中商用車同比增速依舊明顯。并且,7月國內車市“淡季不淡”的勢頭延續到了8月。乘聯會預估,8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預計完成169萬輛,同比增長8%。
此外,目前天膠倉單庫存繼續處于同期低位。由于今年國內產區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干旱天氣的影響,開割時間較往年普遍延后近兩個月時間,這導致今年可供注冊為期貨標準倉單的橡膠數量有限,低庫存為天然橡膠提供了較強的支撐。
短期來看,盡管國內輪胎以及汽車市場延續回暖勢頭令橡膠需求表現較好,交易所倉單庫存維持在近四年低位亦令膠價受到較強支撐,但在新膠供給季節性提升預期以及云南替換種植指標即將下發的影響下,天然橡膠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回調壓力。
從中長期來看,全年國內新膠產出由于割膠時間的縮短將大概率下降,而需求方面則隨著經濟復蘇有望保持增勢,后期天然橡膠供需矛盾將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同時,在11月老膠倉單集中注銷后,若新倉單未能及時補充,則天然橡膠倉單庫存將大幅下降至逾7年低位,屆時橡膠期價有望得到更強的支撐。因此,從中長期來看,膠價將繼續維持上漲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