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廣州10月10日電(呂光一 郭洲洋)天然橡膠主力合約在節前一度逼近20000元/噸關口,節后第一個交易日高開后,在震蕩中逐步回落,今日(10日)午后橡膠快速下挫,截至收盤,天然橡膠主力合約封跌停板,跌幅6.02%;BR橡膠以及20號膠主力合約也均跌超6%。
今年以來國內天然橡膠價格呈現上漲勢頭,特別是進入九月,天然橡膠期現貨價格均創近年新高。據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9月下旬,天然橡膠(標準膠SCRWF)流通領域價格環比上漲7.0%,報16916.7元/噸,創2020年該數據公布以來最高記錄。分析認為,供應端減產、需求端態勢良好造成的供需錯配是推動本輪天然橡膠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市場對產區集中上量預期偏強,同時下游輪胎企業對于高價原料采購意愿不高,橡膠價格突破20000元/噸關口以及進一步上行動力不足。而在漲至高位上行動力趨弱后,宏觀情緒回落以及EUDR法案商議延遲的消息對盤面形成了進一步的拖累。
供需矛盾推升天然橡膠價格走高
9月中下旬,天氣原因造成的國內外主要橡膠產區產量減少催化膠價加速上行。從供應端看,三、四季度是傳統的產膠旺季,但是全球主要產區東南亞今年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過多的降水及臺風“摩羯”帶來的洪澇災害阻礙了割膠的進展以及橡膠的產量,造成原料價格持續震蕩走高。
卓創資訊引用泰國橡膠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泰國原料膠水收購價格78泰銖/公斤,較年初上漲41%;杯膠收購價格59.95泰銖/公斤,較年初上漲29.9%,均處于歷史同期高位水平。
從國內看,國內橡膠產量也受到臺風“摩羯”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國內天然橡膠進口量同比減少,進一步增加供應端壓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至8月天然橡膠總進口量344.98萬噸,同比減少20.26%。
而需求端,興業期貨研究指出,從國內市場看,2024年國家推出一系列政策刺激汽車消費,推動以舊換新,無論從當前全國保有量、財政支出力度、以及政策工具來看都將對國內汽車產業的復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預計2024年下半年乘用車零售增速維持平穩增長;在出口市場,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前8個月我國橡膠輪胎出口量達到619萬噸,同比增長5.1%,需求端的強勢對天然橡膠價格具有較強支撐。
為了應對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盈利空間造成擠壓。近日國內輪胎企業也掀起“漲價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50家企業發布價格調整通知,宣布將于近期漲價,漲幅大多在2%-5%之間。
上市公司賽輪輪胎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如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公司也會綜合市場需求及生產成本等因素,通過調整價格或銷售政策等措施來盡量減少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公司盈利的影響。玲瓏輪胎也表示,產品價格會綜合考慮原材料價格波動,國內外市場形勢變化以及供需關系等因素做靈活調整。
上行動力不足 膠價自高位回落
不過,隨著近期膠價的持續走高,機構對于橡膠后期走勢分歧顯現。
國泰君安期貨表示,雖然國內輪胎企業陸續開始發布漲價公告,但在這一輪原料價格上漲的過程中,下游輪胎價格沒有及時同步跟漲,面臨原料價格及淡季出口端訂單壓力等多重擠壓,對于原料端高價原料采購意愿不高。“節后市場在沒有新的多頭驅動下,開始重新審視供應端缺口矛盾,而10月底后市場預期泰國供應上量,現貨端偏緊的矛盾將得到有效緩解,現貨BACK結構推漲的動量將減弱。”
此外,短期內來看,供應端上量預期較強,根據美國氣象局天氣預報顯示,未來2024年10月16日-10月22日天然橡膠東南亞主產區降雨量較上一周期減少,赤道以北紅色區域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柬埔寨西南部、泰國南部等地區,其他區域降水處于偏低狀態,對割膠工作影響減弱,赤道以南紅色高位預警區暫無,其他區域處于中等狀態,對割膠工作影響較上一周期減弱。
而需求端,數據顯示,2024年9月份,我國重卡市場銷售約5.8萬輛,環比8月份下滑7%,比上年同期的8.57萬輛下滑32%,減少了約2.8萬輛。隆眾資訊表示,一方面,在低運價、低收益、低需求的市場環境下,貨運市場景氣度較低,整體終端需求疲軟;另一方面,氣價居高不下,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拖累了9月份重卡整體表現。不過需求端有望迎來改善,疊加以舊換新政策刺激,四季度市場值得期待。
消息面上,EUDR法案商議延遲也對盤面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歐盟在2022年推出EUDR法規,該法規要求供應商證明其供應鏈沒有導致全球森林砍伐,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和貿易禁令。但是10月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為確保《歐盟森林砍伐條例》(EUDR)正確有效的實施,擬將該法規分步實施期各推遲12個月,從2025年12月30日起對大型企業適用,從2026年6月30日起對微小企業適用。“該法規的推遲實施,無疑會降低天然橡膠的使用成本。”光大期貨表示。
此外,國慶假期期間美國9月就業和PMI數據顯示經濟韌性較強,美聯儲降息預期逐步受壓制,市場情緒轉弱。而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通脹率降至2.4%,這一數字低于8月2.5%的同比增幅,但高于經濟學家2.3%的預期,交易員增加了對11月份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而不是50個基點的押注。
綜合來看,短期內橡膠價格上行動力不足,“前期臺風降雨等天氣擾動逐步退散,東南亞主產區降雨減少,對割膠工作影響減小,海外原料上量預期,或對原料價格形成壓制;半鋼胎延續‘產銷兩旺’態勢,全鋼胎需求偏弱疊加原料成本抬升,全鋼輪胎檢修安排增多。”廣發期貨表示,短期宏觀情緒轉弱,疊加前期臺風天氣等利多兌現,短期無更多驅動支撐膠價高位運行,預計膠價偏弱運行,后續關注海外產區天氣變化(如是否變為拉尼娜氣候)及原料上量情況。
而中長期來看,四季度橡膠板塊交易的邏輯依然是供給端。卓創資訊表示,從天然橡膠四季度供需平衡角度來看,伴隨著供應壓力的釋放,以及需求端缺乏明顯增量空間的情況下,供需矛盾或逐步擴大,國內現貨將迎來逐步累庫局面,屆時膠價運行或承壓。
不過,該機構也提示,四季度供應端易出現異常氣候,且社會庫存雖累庫但整體仍處相對低位,膠價向下調整空間恐有限。同時宏觀政策端預期偏強或支撐商品市場運行,因此預計四季度天然橡膠市場或高位回調整理運行趨勢。
國元期貨研究則指出,世界氣象組織9月11日通報,今年9月至11月出現拉尼娜現象的概率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可能性會增加至60%,后續若極端天氣延續,則國內外供應偏緊格局難改。綜合來看,四季度在多重因素疊加下,天然膠市場重心仍有向上的空間,但上漲的幅度需要關注供給端的實際情況。而在四季度下旬,隨著價格的持續上漲,關注下游在高價背景下的接受度,否則市場難以持續高位運行,趨勢不排除呈現出先揚后抑的局面。
編輯:張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