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股份(603033.SH)披露,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烏海經濟開發區低碳產業園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書》,擬在烏海經濟開發區低碳產業園投資BDO(即:丁二醇、丁二醇,是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原料)、PBAT(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是丁二醇等)、PTMEG(聚四氫呋喃,可用于氨綸和聚氨酯彈性體生產)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30億元(分2期)。
跨界!130億投資可降解塑料產業
據悉,該項目將通過電石-乙炔-1,4丁二醇產業鏈,生產1,4丁二醇等化工原料,并進一步向下游投資建設可降解塑料、高端聚醚材料以及精細化工產品γ-丁內酯和N-甲基吡喏烷酮的生產線。
具體協議顯示,烏海經濟開發區低碳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全力配合三維股份項目建設,并負責提供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配套。在項目落地過程中,實行領導包聯項目制度,安排一名領導為項目包聯責任人,安排若干名工作人員為項目包聯人,在前期手續辦理和工程建設過程中實行全程全方位服務。
三維股份則負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環評等文件,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各相關手續;且必須在烏海經濟開發區低碳產業園管理委員會行政區劃內注冊成立獨立法人項目公司,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并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如實申報交納稅金。
三維股份坦言,該項目尚需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等內部審議程序批準后方能生效;同時,此次簽署的《投資框架協議書》僅為框架性協議,協議所涉項目相關合作事項為初步意向,不具有強制約束力,具體合作事項及實施進展存在不確定性。
然而,對于三維股份而言,更大的不確定性還在后頭。可以說,對于這個總投資高達130億的項目,三維股份卻是“一沒錢,二沒技術、三沒人才”。
賬上資金僅4億!
公開資料顯示,三維股份于2016年12月A股上市初期時還是膠帶生產商,主導產品有普通用途織物芯輸送帶、整芯阻燃輸送帶(PVC、PVG)、波狀擋邊輸送帶等。上市不到兩年,2018年,該公司以14.7億元收購鐵路軌道制造有限公司(簡稱“廣西三維”)100%股權,進入混凝土軌枕制造行業,形成橡膠制品、混凝土軌枕雙主業布局。
從財務情況來看,三維股份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7.58億元增至2020年的18億元;但該公司的盈利情況卻不甚穩定,一上市就盈利額就連續下滑,2016年、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跌13.09%、27.79%,2018年完成收購后其盈利同比漲幅分別是2018年43.43%、2019年172.17%,但2020年三維股份盈利再次下跌5.26%至2.11億元。2021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增134.38%至5.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260%至6455.08萬元。
圖片來源:Wind
數據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從2016年的15.05%漲至2020年的40.68%,截至2021年3月31日該數值更漲至43.52%。此外,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該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4億元,短期借款余額為6.77億元,長期借款余額為9.15億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賬上商譽仍高達5.76億元。
圖片來源:Wind
“(公司賬面資金4億元)不足以支撐上述投資項目的投資,公司目前也無具體籌資計劃。”顯然,130億元的投資額,對于三維股份而言,不是小數目。三維股份坦言,相關投資項目建設規模和投資金額較大;“若資金籌措的進度或規模不達預期,則可能導致上述項目存在無法順利實施或者延期實施的風險”。
三維股份還表示,項目審批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行情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如因國家或地方有關政策調整等實施條件及融資環境發生變化,本次項目的實施可能存在延期或終止的風險”。
“新手”三維股份無技術無人才
更為關鍵的是,三維股份在BDO、PBAT、PTMEG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方面,完全是新手。該公司坦言,目前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軌道交通產業和橡膠制品產業,“本次投資項目公司無前期技術積累,也尚未招聘核心技術人員和組建管理團隊,本次項目的實施存在技術和管理人員的不確定風險”。
6月21日,該公司還補充風險提示稱,公司目前沒有具體的投資計劃,亦未進行相關可行性研究;“對于該框架協議,產能建設規劃目前尚未進行詳細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實際投資時間也未確定”。
此外,三維股份另外強調,目前沒有節能減碳相關業務,“公司目前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軌道交通產業和橡膠制品產業,不涉及節能減碳相關業務”。
不過,三維股份將跨界新進入的新材料行業或許也不那么好賺錢。近來比較火爆的可降解塑料產業便是如此。“我們認為,在目前可降解塑料產能建設、爬坡階段,已優先布局可降解塑料的企業基于其領先的技術優勢及生產能力,將有更多機會享受禁塑政策推廣所帶來的市場紅利。”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截至2021年6月, 國內已有多家企業瞄準可降解塑料市場藍海布局可降解塑料產能,預計2021-2023年我國PLA和PBAT產能將陸續擴充超400萬噸;鑒于此,該機構認為,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將逐步縮窄,甚至可能由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于求,“可降解塑料制品售價也將隨之有所下調”。
對于毫無經驗和技術積累的三維股份而言,將跨界進入的新材料行業競爭并不算小。這也讓關注該公司的投資者頗有疑慮:
圖片來源:三維股份股吧
已提前收獲兩個漲停板
需要關注的是,在此次投資事宜披露之前,三維股份已經提前收獲了兩個漲停板。
6月15日,在沒有任何利好消息的情況下,該公司股價以16.69元/股開盤,但隨后該股大幅拉升至漲停板,當日股價收盤同比漲10%至18.26元/股;次日(6月16日),三維股份再次收獲漲停板,當日股價漲10.02%至20.09元/股。
三維股份近期股價情況
6月16日晚,三維股份才在異動公告中坦言,與內蒙古自治區烏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進行了初步商談,擬在當地投資建設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不過,該公司并未透露具體投資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16日的公告中,三維股份還強調稱,“若公司進行大量債務融資,利息費用將侵蝕利潤”。
在6月21日的公告中,三維股份指出,公司近期股價漲幅較大,價格較高;目前的靜態PE為58.08,動態PE為47.51,“遠超同行平均水平”。